您的位置:首页 >首页栏目 > 融合 >

每日热文:讲述|蒋泽列:驻村更“助村”

我是钟山区委组织部派驻双戛街道马戛村的第一书记蒋泽列,2021年5月,还在小女儿嗷嗷待乳期间,毅然向单位主动请缨,积极奔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线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走村串户“听民意”

2021年5月,作为新派到马戛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我,面对全村6个组、5200人的吃饭问题和就业问题,我是看在眼里、急在心里,到村任职第二天便组织驻村队员、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成立走访调研组,通过“访贫问苦和拜访取经”的方式走村串寨,深入困难群众和乡贤寨老家中走访调研,用最短时间走完全村119户脱贫户和551户村民,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0余条。

在村“两委”支持下,我带领驻村队员深入彝族、苗族群众家门口召开群众院坝会,向广大人民群众宣讲党的好政策、好声音。目前,通过院坝会和“围炉夜话”等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、医保政策、就业政策、产业扶持政策和疫情防控政策等200余次,第一时间将党的好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,努力当好党和群众的“宣传员”

为充分发挥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基层治理机制的桥梁纽带作用,听群众意见不厌其烦,解难题不厌其细。目前,共化解群众婚恋矛盾、邻里纠纷和土地权属纠纷等50余起,深入农户开展核酸监测小程序绑定、医保缴费、电子医保激活和夜间巡逻等500余人次。

建强堡垒“解难题”

提衣提领子,牵牛牵鼻子。马戛村虽然到处是山旮旯、石旮旯,但作为驻村第一书记,我始终坚持抓基层、打基础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

面对村“两委”成员老龄化等问题,我充分利用村“两委”换届的契机,积极深入乡贤寨老等群体家中80余次,积极动员优秀青年人才参选,换届后“两委”成员的学历和年龄实现了“一升一降”。同时,通过开设“微党课”,创新“三会一课”学习模式,组织开展支委会58次、党员大会19次、上党课8次、主题党日活动22次,培养积极分子3名、培养后备干部8名,支部堡垒得到进一步建强。

为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,我和村“两委”积极整合辖区司法、派出所等8个行业主管部门和69家个体工商户、社会组织建立马戛村党群服务站,发起在职党员到村报到认领服务事项,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05个。

俯下身子“干实事”

作为驻村第一书记,肩负着村级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的使命,驻村工作关键是“助村”、关键在于干。

按照“户户过堂、人人过关”的要求,组织村“两委”成员、驻村队员等进行入户核查,每月定期对脱贫群众及重点人群“3+1”保障等情况开展动态监测和查缺补漏,精准施策。目前,共帮助协调申请贫困学生生活补助7.92万元,低保215万余元,退耕还林、公益林、耕地保护等补助共计42万余元;通过岗位推荐、技能培训、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种帮扶方式,整合小城镇商户资源多维度搭建就业平台,带动73人在家门口就业;组织128人外出务工就业,帮助群众稳定增收。

按照“党支部+合作社+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,我和村“两委”通过招商引资和协调争取资金123万元,积极谋划和发展了“千亩映山红花海”“贝类化石科普基地”“林下种菌”“党参种植”等4个产业项目,新建“千亩映山红花海”串山路8公里和蓄水池3个,种植“林下松茸”20余亩、党参80亩,带动80余人务工增收。

接下来,我将积极发挥好“传帮带”作用,把两年以来驻村的一些经验和工作方法分享给新到任第一书记,把交替工作做到无缝衔接。

曹海霞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

编辑 鲁媛

标签:

精彩新闻